一、职业背景
2011 年3 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我国《劳动法》也把制定劳动定额标准确定为国家的一项义务。可见,国家亟需培养大批深谙定额专业知识的技术管理人才,才可能实现劳动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当前,很多企业在管理中遇到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没有比较准确的定额数据,一方面导致企业很难有效开展计划管理、经济核算、生产调控、成本控制、产品报价等基础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在ERP 等信息化系统实施过程中,反映问题最大的也是定额数据无法准确提供,不准确的定额数据应用于ERP 中,造成人们所谓的“垃圾进,垃圾出”,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导致企业投入巨大而管理效率仍然低下。在我国企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中,据统计至少有80%的企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及其信息系统中的基础标准数据不够准确,我国行业企业严重缺乏熟练掌握定额专业知识的技术管理人才。
无论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还是企业的科学管理与精细化管理,都离不开最基础的劳动定额管理工作,这些工作迫切需要大批从事劳动定额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从最近很多行业企事业单位急需招聘大量专业的劳动定额定员岗位人才,可见该职位需求前景十分广阔。
二、岗位定义
定员定额管理岗位系指依据科学的方法,编制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相关标准,并按照统一的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制定生产作业人员工时定额,为人力资源、薪酬考核、成本核算、产品报价、生产计划、企业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的技术管理岗位。
三、岗位等级划分
定员定额管理岗位设定为四级:定额管理员、助理定员定额管理师、定员定额管理师、高级定员定额管理师。
(一)定员定额管理员
1、培训对象:
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大专)。
2、报名条件:
掌握工艺、设计、工业工程、机电等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或对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专业开设的劳动定额相关课程进行了系统学习与掌握。
3、报名材料: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近期免冠白底一寸电子照片;学生证复印件(3 份);《定员定额管理岗位能力培训申请表》(3 份)。
(二)助理定员定额管理师
1、培训对象:
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本科)。
2、报名条件:
掌握工艺、设计、工业工程、机电等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或对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专业开设的劳动定额相关课程进行了系统学习与掌握。
3、报名材料: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近期免冠白底一寸电子照片;学生证复印件(3 份);《定员定额管理岗位能力培训申请表》(3 份)。
(三)定员定额管理师
1、专业要求:工艺、设计、工业工程、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
2、实践能力要求(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取得《助理定员定额管理师》岗位能力证书,从事定员定额相关工作1 年以上;
取得《定额管理员》岗位能力证书,从事定员定额相关工作2年以上;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含同等学历),从事定员定额相关工作1年以上;
本科学历,从事定员定额相关工作2 年以上;
大专学历,从事定员定额相关工作3 年以上;
大专以下学历,从事定员定额相关工作5 年以上。
3、报名材料: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近期免冠白底一寸电子照片;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3 份);从事定员定额工作年限证明(1 份);《定额管理员》、《助理定员定额管理师》证书复印件(3 份);劳动定员定额实践情况总结报告(一式3 份);《定员定额管理岗位能力培训申请表》(3 份)。
四、定员定额管理岗位能力培训主要内容
1、劳动定员定额基础与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
2、劳动定额方法的原理及劳动定额标准的编制;
3、劳动定额与生产过程的优化;
4、计算机辅助劳动定额管理技术原理与方法;
5、企业精细化管理与产品成本(价格)核算管理的技术实
现原理;
6、行业企业劳动定额标准制定技术方法与案例分析。
培训方式:学生自学、讲师集中授课与远程在线学习相结合。
培训及考试地点:各项目开展院校。
培训教材:
(1)《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及其计算机辅助管理培训教材》,孙义敏主编,北京神州比杰定额标准技术研究中心编印;
(2)《劳动定员定额工作实用手册》,中华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北京神州比杰定额标准技术研究中心编著,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